作者 維他太太
上架日期 2025-10-09
更新日期 2025-10-09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我上一篇介紹鈣的功效與種類?我想很多人在挑選鈣片品牌時,應該都有感覺:市面上的鈣推薦產品實在太多了,從碳酸鈣、檸檬酸鈣到海藻鈣,都是鈣但又不大一樣!而除了看鈣含量,補鈣效果還跟搭配維生素D、鎂等營養素有關。這篇鈣片推薦整理文,就是我這段時間幫家人做功課後的研究總結。會從常見鈣片種類、適合族群、鈣的挑選技巧,加上特別整理了PTT和Dcard上討論度高的熱門鈣片推薦品牌,讓大家快速掌握重點、選對適合自己的鈣片,也補得更安心有效。
補鈣不只是為了骨頭健康,其實鈣還參與人體多種生理功能,以下整理5大主要功效:
看更多鈣功效:什麼人需要補鈣?5大鈣片功效與補充建議整理
鈣片到底要怎麼挑才不踩雷?其實,鈣片的選擇也沒有那麼複雜,只要掌握幾個實用原則,就能幫助你更有方向地挑到真正適合的補鈣產品:
挑選鈣片時,第一步就是先看「鈣來源種類」。我自己最推薦的是海藻鈣,天然來源、吸收率高,對身體也比較溫和。檸檬酸鈣則適合腸胃敏感或是年紀較大的族群,空腹吃也比較不刺激。碳酸鈣含量高、價格便宜,但吸收仰賴胃酸,建議餐後吃、腸胃要夠強才比較適合。每種鈣都有優缺點,建議根據自己的體質與需求選擇是最關鍵。
類型 | 海藻鈣 | 檸檬酸鈣 | 碳酸鈣 |
---|---|---|---|
適合族群 |
|
|
|
食用方式 | 空腹、隨餐皆可 | 空腹、隨餐皆可 | 隨餐食用以避免不適 |
優點 |
|
|
|
缺點 |
|
|
|
平均 每日花費 |
$5~47 | $6~160 | $3~22 |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19歲以上成人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的鈣。不過,根據統計顯示,多數人從日常飲食中僅攝取約一半的鈣質,代表我們其實還需額外補充約500毫克的鈣,才能達到建議攝取量。
還有一點在挑選鈣片時要特別注意營養標示上的「鈣含量」,才是實際能被身體吸收的部分,這也是很多人會看錯的地方。以下圖海藻鈣保健食品的包裝為例,下面欄位寫出海藻鈣總原料為1,569毫克,但這不等於是鈣含量,真正要看鈣含量是上面營養標示中的鈣含量為502毫克,這一欄的數字要超過500毫克才我們說的有達到建議的每日攝取標準。
在挑選鈣片時,除了注意是否為單一成分,也可以稍微留意一下是否有添加其他有助吸收的輔助成分。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分享過,我替我媽挑選的鈣片就是至少要有鈣搭配維生素D的組合。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加分的複方設計,例如「鈣鎂比=2:1」的黃金比例,有助於維持體內礦物質的平衡;而添加維生素D和維生素K,則能幫助鈣更順利地被骨骼吸收,進一步提升補鈣的整體效果。所以挑選時,建議可以優先選擇這類有複方設計的產品,讓補鈣效果更為全面。
複方成分 | 功效 | 選購建議 |
---|---|---|
鎂 | 穩定神經、幫助鈣平衡 | 鈣鎂2:1比例最理想 |
維生素D | 促進鈣吸收 | 首選D3型態 |
維生素K | 幫助鈣進入骨頭 | 建議搭配D3補充 |
如前面提到的,鈣所需的補充量較高,因此為了要達到建議的攝取劑量,產品本身的體積或重量就會相對較大,特別是錠劑型,對銀髮族或兒童來說可能不好吞。這裡我也建議可以優先選擇粉包型的產品,比較容易吞服;另外也有做成咀嚼片或軟糖的產品,適口性更佳。如果偏好用吞服(膠囊或錠劑型)的方式補充,建議優先選擇膠囊劑型,除了比較好吞之外,通常也較少賦形劑等添加物,成分相對更單純。
好,說了這麼多,終於來到本篇文章的重頭戲各大產品的評比環節啦!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當初幫家人挑鈣片時,我真的一開始覺得「看來看去都差不多」,尤其每個品牌幾乎都主打「高劑量、好吸收」,根本不知道該從哪一款開始下手。
後來,我花了不少時間上PTT、Dcard和各大保健社團爬文,再加上仔細比對產品標示與成分,才慢慢釐清,其實不同鈣片產品在「原料來源」、「複方成分」、甚至「劑型設計」上都有不少差異。
因此這次,我就依照「鈣片種類」幫大家整理出目前網路上討論度最高的20款熱門鈣片推薦清單,從成分來源、含鈣量、複方設計到劑型選擇等面向做比較,希望能幫助你在眾多選擇中,快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補鈣產品。
挑選鈣片前,我自己會特別注意這5個重點:
✅鈣的來源與吸收率—不同來源的鈣有不一樣的吸收率,且各自適合不同體質;腸胃較敏感者建議選擇吸收率較高、較不刺激的檸檬酸鈣或海藻鈣。
✅每日鈣含量是否足夠—成人每日建議攝取1000毫克鈣,但多數人僅攝取一半,因此選購時建議挑選每份含鈣量(不是原料重量)至少500毫克的產品。
✅是否為複方設計—像是「鈣鎂比2:1」、「鈣+維生素D」等,可幫助鈣吸收與利用。
✅劑型設計—若是銀髮族或兒童吞錠劑較困難,可選擇粉包、咀嚼片或膠囊劑型,較容易食用外,成分也多半較單純。
✅ 是否有額外添加物—有些咀嚼片或軟糖劑型會為了增加適口性加糖或香料,長期補充仍建議挑選成分單純的產品會更安心。
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這20款在PTT與Dcard最常被網友提到的熱門鈣片,希望看完後能讓你有個方向,不再盲目亂挑、也不會再盲買踩雷!
類型 | 海藻鈣 | 檸檬酸鈣 | 碳酸鈣 |
---|---|---|---|
適合族群 |
|
|
|
食用方式 | 空腹、隨餐皆可 | 空腹、隨餐皆可 | 隨餐食用以避免不適 |
優點 |
|
|
|
缺點 |
|
|
|
平均 每日花費 |
$5~47 | $6~160 | $3~22 |
大研生醫海藻鈣推薦說明:
大研生醫這款海藻鈣,是我目前看過鈣含量相對高又標示清楚的一款,每3顆就能補到超過500毫克鈣,來源還是來自天然的海藻鈣,特別推薦給在意成分天然和補鈣效率的人。此外,大研生醫這款海藻鈣在整體配方也非常完整。不只補鈣,還搭配了鎂、維生素D3與K2,幫助吸收、促進骨鈣形成,甚至連2:1的鈣鎂黃金比例也有顧到。這些都是我在挑鈣片時特別會去看的細節,因為補鈣真的不是「吃進去就好」,要能吸收、也要能穩定留體內有效。另外,它也有通過AA無添加認證,成分單純無多餘添加,不論是給家人吃或是我自己吃都比較安心。
VITABOX海藻鈣推薦說明:
VITABOX這款海藻鈣,主打來自愛爾蘭的天然紅藻來源,每日2顆可補充352毫克鈣,搭配鎂、維生素D2與K2,整體複方設計算是到位。不過,如果要達到建議補鈣量500毫克以上,就得吃到4顆,不只膠囊數偏多,單日花費也偏高。另外,因為標榜為素食配方,選擇使用植物性維生素D2,吸收率比D3差一點點;鈣鎂比例也拉得比較高(4.7:1),與建議的2:1比例有些落差。整體來說,這款產品適合很在意純素配方的消費者,或是本身在日常飲食中已有攝取一定量鈣質或預算較充足者作為額外補充的選擇,不過價格很不可愛就是了。
營養師輕食海藻鈣推薦說明:
營養師輕食的海藻鈣近期在Facebook和YouTube上廣告頻繁,當初也因此引起我的好奇。這款產品每份含鈣量為423毫克,額外添加維生素D3、維生素K2,以及酪蛋白水解物與專利成分Bonepep,在設計上兼顧鈣質吸收與骨骼強化。不過,由於含有酪蛋白水解物,不適合素食者或對乳製品過敏者食用;此外,鈣鎂比例為 14.1:1,鎂的含量略顯不足。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官網標示「海藻鈣劑量為1,320毫克」,但這裡指的是原料總量,實際鈣元素含量為423毫克,容易讓消費者誤以為是純鈣含量,有誤導之嫌,建議購買前務必看清楚成分標示。整體來說,這款產品適合預算充足、重視複方成分設計的族群參考選用。
米鴻海藻鈣推薦說明:
米鴻海藻鈣的鈣含量不算高,每份僅提供256毫克,即使加強保養也只有384毫克,鈣鎂比例也不是最理想的2:1。不過,它有額外添加維生素D3和維生素K2,並搭配益生菌、寡多糖、西班牙專利蛋殼膜等成分,不只幫助鈣質吸收,根據官網說法,還能產生協同作用,有助於維持身體正常機能。整體來看,這款產品的價格偏高、鈣含量略顯不足。如果你希望「一次補齊多種保健成分」,它會是個方便的選擇;但若你本身缺鈣較嚴重或預算有限,建議可以參考鈣含量更高、價格相對親民的產品。
威瑪舒培海藻鈣推薦說明:
威瑪舒培這款海藻鈣,是我在查資料時看到不少人推薦的產品。每錠含有300毫克的鈣,以及84毫克的鎂,也有添加維生素D3,比較可惜就是少了維生素K2,不然其他的配方和比例都還不錯,價格也算平實,適合只需要補充一點點鈣的人選擇。
得意人生海藻鈣推薦說明:
如果你跟我一樣,一開始看到保健品包裝上寫著「天然海藻鈣」就覺得很放心,那我這邊真的要提醒,成分細節還是要看仔細。像得意人生這款海藻鈣,乍看之下還不錯,每份鈣含量超過500毫克,而且在海藻鈣產品中價格算是相對親民。但當我實際去看它的成分表,就發現除了標榜的愛爾蘭紅藻來源外,還額外添加碳酸鈣。這讓我有點在意,因為對腸胃比較敏感的人來說,這種混搭配方可能還是會引起腸胃不適等有副作用。再加上我感覺它的網頁介紹有點避重就輕,很大部分都只強調「海藻鈣」的天然,碳酸鈣僅出現在最後的成分表,老實說我會覺得有點不夠誠實,甚至有些誤導。
多立康海藻鈣推薦說明:
多立康這項產品是一款海藻鈣搭配乳酸鈣的產品,雖然不是純海藻鈣,但官網成分標示得算清楚。整體來說鈣含量達到400毫克、鈣鎂比例是2:1,並搭配了鋅、維生素D3、牛乳清蛋白、硒酵母等複方成分,對吸收來說蠻加分的。不過,因為有添加牛乳清蛋白,所以如果是吃全素或對牛奶過敏者,這款就不太適合。對我來說這款商品CP值稍嫌偏低一些,因為以這個價位來看,我會傾向選擇成分更單純、完全採用天然海藻鈣來源的產品,長期補充下來會更加安心。
品牌 | 大研生醫 海藻鈣海洋精華膠囊 |
VITABOX 挺固專科 |
營養師輕食 國民海藻鈣 |
米鴻 高機能海藻鈣 |
威瑪舒培 海藻鈣 |
得意人生 紅藻專利海藻鈣+D3 |
多立康 鈣鎂鋅+D3錠 |
---|---|---|---|---|---|---|---|
產品 | ![]() |
![]() |
![]() |
![]() |
![]() |
![]() |
![]() |
鈣質 來源 |
海藻鈣 | 海藻鈣 | 海藻鈣 | 海藻鈣 | 海藻鈣 | 海藻鈣+碳酸鈣 | 海藻鈣+乳酸鈣 |
鈣含量 | 502mg | 352mg | 423mg | 256mg | 300mg | 502.12mg | 400mg |
鎂含量 | 255mg | 73.7mg | 30mg | 85.2mg | 84mg | 9.05mg | 192mg |
鈣鎂比例 | 2:1 | 4.7:1 | 14.1:1 | 3:1 | 3.6:1 | 55.7:1 | 2:1 |
複方成分 | 鎂、維生素D3、維生素K2 | 鎂、維生素D2、維生素K2 | 鎂、D3、K2、酪蛋白胜肽、日本bonepep | 鎂、D3、K2、益生菌、蛋殼膜 | 鎂、維生素D3 | 鋅、鎂、銅、D3 | 鋅、鎂、D3、牛乳清蛋白、硒酵母 |
劑型 | 膠囊 | 膠囊 | 膠囊 | 膠囊 | 錠劑 | 錠劑 | 錠劑 |
規格 | 60粒 | 30粒 | 45顆 | 60顆 | 60顆 | 60粒 | 60粒 |
每日花費 | $18 | $23~47 | $39 | $23~35 | $10~20 | $5~10 | $19 |
大研生醫檸檬酸鈣推薦說明:
大研生醫這款產品是結合「檸檬酸鈣+海藻鈣」兩種來源的綜合鈣粉包,兼顧吸收率與天然來源,而且兩者皆為生物可利用率高,又較不會產生腸胃不適副作用的來源。而且每包就能補到超過500毫克鈣,還搭配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3、維生素K等營養素,整體配方完整,補鈣同時也能照顧到吸收跟骨骼利用率。另外,粉包劑型對不愛吞錠劑的人來說超級友善,可以直接吃或加在水裡喝,平常外出也方便攜帶,對我來說是非常加分的地方。我自己在挑鈣補充品時很重視成分來源跟吸收效率,這款剛好在這兩點都做得不錯,特別推薦給長輩或腸胃狀況不好的人選擇。
萊萃美檸檬酸鈣推薦說明:
這款來自美國大廠萊萃美的檸檬酸鈣,是Costco熱門商品之一,每顆含有500毫克鈣,再加上維生素D與維生素K,對於幫助鈣吸收與引導鈣質進入骨骼來說,是不錯的基本組合。但很可惜它沒有添加鎂,缺少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的的協同作用。不過可能需要注意建議劑量是一天2~3顆,對於平時其實就會從飲食自然攝取的人來說劑量偏高,需要自己稍作評估調整。再加上是錠劑較大顆,對吞嚥困難的人來說稍嫌不便。不過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價格實惠」,適合預算有限、想先入門嘗試檸檬酸鈣的人。
LAC利維喜檸檬酸鈣推薦說明:
LAC利維喜這款產品以檸檬酸鈣為主成分,搭配鈣鎂比例2:1的黃金比例,並添加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與膠原蛋白,複方設計相當完整。粉包設計方便沖泡,適合日常補充。不過單包僅含250毫克鈣,一天建議要喝到3~4包,換算下來成本至少120元以上,價格真的是這份名單中最高的。而且我自己體感上覺得一天要食用3~4次有點麻煩。再加上為了提升口感,這項產品中加入檸檬濃縮汁、檸檬果汁粉與蔗糖等添加物,雖然喝起來更順口,但如果是長期飲用,又在意糖分或添加物的人,可能就要稍微評估一下。我自己是偏好無添加、單純配方的產品。
義美生醫檸檬酸鈣推薦說明:
義美生醫這款鈣D加產品,每包鈣含量302毫克,搭配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吸收。雖然未額外添加鎂,較難一次補足鈣鎂雙重需求,但設計上仍有亮點。例如使用草莓調味,採用冷凍真空乾燥技術,保留天然草莓的香氣與營養,無添加人工香料、色素與甜味劑,整體成分相對單純。我覺得這款適合只想單純補鈣,然後喜歡草莓味又想避免多餘添加物的人選擇。
三多檸檬酸鈣推薦說明:
三多這款檸檬酸鈣產品,主打檸檬酸鈣搭配維生素D3,鈣含量比較可惜每錠只有200毫克,且鎂的含量也偏少,可能無法真正幫助吸收。不過這款產品有額外補充鋅、銅、錳等微量礦物,只是整體複方還是比較基礎。另外,錠狀劑型對不喜歡吞藥的人來說也不算友善,唯一的優點應該它的價格。這款的定位有點尷尬,如果你只是想補點鈣,又不想花太多預算,這款可以考慮,但如果你和我一樣重視吸收效率與配方完整性,可能可以再看看其他選擇。
品牌 | 大研生醫 綜合鈣+D3 粉包 |
萊萃美 綜合檸檬酸鈣 |
LAC利維喜 Full-Cal 優鎂鈣 |
義美生醫 鈣D加 |
三多 檸檬酸鈣plus膜衣錠 |
---|---|---|---|---|---|
產品 | ![]() |
![]() |
![]() |
![]() |
![]() |
鈣質來源 | 檸檬酸鈣+海藻鈣 | 檸檬酸鈣 | 檸檬酸鈣 | 檸檬酸鈣 | 檸檬酸鈣 |
鈣含量 | 501.7毫克 | 500毫克 | 250毫克 | 302毫克 | 200毫克 |
鎂含量 | 250.4毫克 | 無 | 125毫克 | 無 | 10毫克 |
鈣鎂比例 | 2:1 | 無 | 2:1 | 無 | 20:1 |
複方成分 | 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3、維生素K | 維生素D、維生素K | 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膠原蛋白 | 維生素D | 鎂、鋅、銅、錳、維生素D3 |
劑型 | 粉包 | 錠劑 | 粉包 | 粉包 | 錠劑 |
規格 | 24包 | 250顆 | 30包 | 30包 | 80錠 |
每日花費 | $31~63 | $6~20 | $120~160 | $12~24 | $6~11 |
挺立碳酸鈣推薦說明:
在介紹這款產品之前,我想先提醒一下,碳酸鈣類的產品雖然鈣含量通常較高,但吸收率相對其他鈣源來說本來就偏低,吸收效果也仰賴胃酸幫忙,因此限制較多,會建議飯後食用。這類產品對腸胃較敏感的人來說,長期食用可能會引起脹氣、便秘或腸胃不適等問題。所以在選擇鈣的來源時,應該先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決定適合哪一種鈣源,再來比較同類型產品的差異,而不是把不同鈣源的產品放在一起混合比較,這樣會失焦也不太客觀。
回到這款產品本身,這款來自知名品牌「挺立」的鈣強力錠,是市面上碳酸鈣類產品中的熱銷代表之一。每錠鈣含量高達600毫克,並搭配鎂、鋅、銅、錳與維生素D3等多種營養素,是一款適合想快速補鈣、追求高劑量補充的人選擇的複方配方。但若本身有胃功能不佳、消化不良等困擾,則建議改選其他吸收率較高、較溫和的鈣源。
台灣三得利碳酸鈣推薦說明:
台灣三得利這款產品每日4錠就能補充300毫克鈣,搭配150毫克鎂,恰到好處地達到2:1的理想鈣鎂黃金比例。配方中還添加維生素D3、K和乳酮糖,有助於鈣質吸收與骨骼代謝,整體營養設計算是蠻完整。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它的劑型是錠劑,而且每天要吃到4顆,對於吞錠困難或不喜歡吃太多顆的人來說,可能會有點卻步。加上產品含有牛奶成分,純素者及對牛奶過敏者不建議選購。
DHC碳酸鈣推薦說明:
這款是大品牌DHC推出的補鈣保健品,照包裝建議攝取量來看,每日可補充約400毫克鈣,並搭配維生素D3和酪蛋白磷酸胜肽(CPP),用來幫助鈣質吸收。不過,雖然外包裝寫有含鎂,實際在成分表裡卻沒有標示具體含量,這對我來說有點標示不夠清楚。加上單顆鈣含量偏低,建議一次要吞四顆才夠,光想就覺得壓力很大,我自己就不會特別選這種需要吞好幾顆的產品,感覺太折磨人了。另外,這款產品裡含有海鮮與乳製品成分,如果本身對這類食物容易過敏,也要避免食用。
Move Free益節碳酸鈣推薦說明:
Move Free益節是一家主打「增強行動力」的保健品牌,這款液態軟膠囊每份含有800毫克鈣與265毫克鎂,鈣鎂比例約為3:1,雖然不屬於理想比例,但仍補進了不少市售碳酸鈣產品常忽略的鎂元素。劑型採用較好吞嚥的液態軟膠囊,對於不喜歡咀嚼錠或粉狀的人來說是種便利選擇。
桂格康研家碳酸鈣推薦說明:
桂格這款產品一次可補充600毫克的鈣,並搭配維生素D與維生素K,對骨骼健康來說算是基本配備。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它沒有添加鎂,對於想要鈣鎂同時補充、維持良好吸收效率的族群來說,可能需要再自行額外補充。而且這款的配方中還加了果汁粉、甜味劑等添加物,長期補充可能會對身體帶來負擔。若想長久補充鈣質,不建議選擇這款產品。
澳佳寶碳酸鈣推薦說明:
澳佳寶的這款產品,每錠提供500毫克鈣,並搭配維生素D,不過未添加鎂,缺乏鈣鎂配方設計,長期補充時可能需要另外搭配其他含鎂產品。劑型為錠劑,雖然一天只需要吃一顆感覺蠻方便的,但相對於膠囊或粉包,錠劑可能會為了成型需求而額外添加較多賦形劑。對於腸胃較敏感或特別在意成分單純的族群來說可能要謹慎評估一下,否則若吃了幾次就感到不適,最後只能擱置在一旁,也是種不小的浪費。
鈣思健碳酸鈣推薦說明:
鈣思健嚼錠為挪威原裝進口,每錠含500毫克碳酸鈣,建議每日2錠,並添加維生素D3以促進鈣吸收。產品未額外補充鎂,主打檸檬清甜口味,適口性佳。但這也意味著配方裡有蔗糖和香料,雖能提升風味,但如果是有在控制糖分攝取的話,就要稍微注意。另外,一日2錠等於一天額外攝取1,000毫克,若本身已有從飲食中攝取鈣質,補充量恐怕偏高。
科克蘭碳酸鈣推薦說明:
相信大家去Costco最常看到的就是他們的自有品牌科克蘭(很多人很愛搬衛生紙),科克蘭其實也有出鈣錠。這款鈣錠每錠含有500毫克碳酸鈣,搭配少量鎂(40毫克)、鋅與維生素D。雖然鈣鎂比例不達黃金比例,但因為Costco主打的就是價格,實在是十分實惠,所以很適合想以低預算補鈣的族群。
不過大家都知道Costco一向走大容量路線,保健品這類東西一旦開封,穩定性就比較難掌握,保存上就比較麻煩,也是我在選購時會猶豫的地方。
品牌 |
挺立 |
三得利 |
DHC |
Move Free |
桂格康研家 |
澳佳寶 |
CELLTRION |
科克蘭 |
產品 |
|
|
|
|
|
|
|
|
鈣質來源 | 碳酸鈣 | 碳酸鈣 | 碳酸鈣 | 碳酸鈣 | 碳酸鈣 | 碳酸鈣 | 碳酸鈣 | 碳酸鈣 |
鈣含量 | 600毫克 | 300毫克 | 400毫克 | 800毫克 | 600毫克 | 500毫克 | 1000毫克 | 1000毫克 |
鎂含量 | 50毫克 | 150毫克 | 未標示 | 265毫克 | 無 | 無 | 無 | 80毫克 |
鈣鎂比例 | 12:1 | 2:1 | 未標示 | 3:1 | 無 | 無 | 無 | 12.5:1 |
複方成分 | 鎂、鋅、銅、錳、維生素D3 | 鎂、維生素D3、維生素K、乳酮糖 | 鎂、維生素D3、酪蛋白磷酸胜肽 | 鎂、維生素D | 維生素D3、維生素K | 維生素D3 | 維生素D3 | 鎂、鋅、維生素D3 |
劑型 | 錠劑 | 錠劑 | 錠劑 | 膠囊 | 錠劑 | 錠劑 | 錠劑 | 錠劑 |
規格 | 28錠 | 120錠 | 120錠 | 90錠 | 120錠 | 30顆 | 60錠 | 300錠 |
每日花費 | $9~18 | $15 | $8 | $22 | $11 | $11 | $15 | $3 |
鈣片什麼時候吃,取決於「鈣的種類」:
一般來說,只要選對產品、控制劑量,鈣片是可以安心長期補充的。不過,若攝取過量或搭配不當,仍可能出現以下副作用症狀:
為了避免這些副作用,建議遵守以下三個補鈣原則:
想要補鈣補得有效又安心,以下幾點要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
UC2適合什麼人吃?4大UCII功效整理+注意事項說明
葡萄糖胺有用嗎?提醒4大族群服用要注意!
解析12款UC2挑選2大步驟+4個選購要點
RELATED
益生菌推薦排名》解析20款益生菌挑選3大步驟+5個選購要點
2025/08/15
B群推薦排行》男性女性怎麼挑維他命B?20款B群完整比較
2025/08/01
蔓越莓益生菌推薦排行》解析20款蔓越莓益生菌挑選3大步驟+4個選購要點
2025/06/17
苦瓜胜肽推薦排行》解析18款苦瓜胜肽挑選2大方向+4個選購要點
2025/03/28
RECOMMENDED
葉黃素什麼時候吃?不能跟什麼一起吃?完整食用建議和劑量整理
2025/09/24
合利他命和B群有一樣嗎?合利他命功效、副作用、與神經修復B群比較整理
2025/09/11
鈣的功效解析》什麼人需要補鈣?5大鈣片功效與補充建議整理
2025/08/25
益生菌推薦排名》解析20款益生菌挑選3大步驟+5個選購要點
2025/08/15
B群推薦排行》男性女性怎麼挑維他命B?20款B群完整比較
2025/08/01
Q&A
分享到:
這裡有健康保健知識、破解迷思,以及嚴選優質好物 讓我們用心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刻!